在我国考古界有句话,叫:“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省份,文物也是十分之多。众所周知,文物由于其稀缺性,所以一般都会被相关部分给紧密维护起来。不要说摸,即使是看也是有间隔约束的。而在山西却有一件上千年的文物,被发现后一向放在露天环境里,这又是为何呢?听小编给我们逐渐道来。
在山西永济的蒲津渡,有4尊大铁牛,每尊铁牛高约1.9米,长约3米,宽约1.3米。牛尾后有横轴,直径约0.4米,长约2.3米。由于是唐朝开元年间所铸,所以又被称为“开元铁牛”。开元铁牛本来是为了安定蒲津浮桥,维系秦晋交通而建。但后来蒲津浮桥在元代被毁,开元铁牛就成了“镇河铁牛”。除了铁牛之外,四尊铁牛旁还各有一铁人,如牧策牛。铁牛分南北两组,每两尊为一组,前后摆放,面朝西。
跟着黄河的变迁,铁牛逐渐被泥沙所毁灭。在上世纪40年代,枯水时节,下水还能够摸到铁牛的牛角,行船有时候船底也会被牛角刮伤。上世纪50年代,三门峡库区蓄洪,河槽淤积。加上河水西移,开元铁牛现已堕入黄河以下2米有余的河滩里了。为了维护文物,当地博物馆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经过了一年多的勘探查访,才在1989年将大铁牛给打捞上岸。
本来专家们是想将大铁牛收藏进博物馆,好好维护。可是真等把大铁牛打捞上岸后,他们才发现之前想的太简略了。据专家们介绍,铁质文物的维护一向是国际性难题,在加上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也远远超出了他们的幻想。如:用什么样的东西把铁牛提高上来?如何做铁牛底架?怎样在确保大铁牛不受损害的情况下,让它安全着陆?如何做好大铁牛的防锈作业?
最终没方法,专家们只好采取了将铁牛、铁柱、铁人原地提高12.2米,在地表上康复原貌、露天陈设的方法。所以不是他们不想对大铁牛进行维护,而是由于想对大铁牛进行最好的维护,所以才挑选了露天陈设。由于这是让它损害最小的方法。而黄河铁牛也被称为国际桥梁史上的传世之宝,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