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所说的“高僧”,是对佛门比丘之敬称,指的是那些德行崇高、通晓佛理、道行深邃的和尚。当然,一个身世俗世的和尚,若能凭仗自己的修为,超逸存亡轮回,天然也能称得上是高僧,正如西游中的金池长老。细究原著咱们就能发现,此金池长老可谓不走寻常路。金池长老来头不俗,他掌握着观音菩萨的下界香火别院,是这观音禅院的老掌管,换句话说,金池长老便是观音的弟子。
既然是观音的弟子,又掌管禅院,那金池长老必定有过人之处。原著道“有两个小童,搀着一个老僧出来···满面皱痕,恰似骊山老母;一双昏眼,却如东海龙君。口不关风因齿落,腰驼背屈为筋挛。三藏问,老院主高寿几许?老僧道,痴长二百七十岁了”,啧啧啧,一个俗人能活这般年岁,非怪也近妖了。更奇葩的是,这老僧只修长生,却甚为无德,颇心狠手辣!老僧贪心富有享用,喝茶用的是“羊脂玉的盘儿,法蓝镶金的茶钟,白铜壶儿”,满嘴不谈佛论经,却要斗富,道“老爷自上邦来,可有什么宝物,借与弟子一观”。
唐僧听闻这话直接懵了,认为走错片场。更令人瞠目的是,见了唐僧的宝物袈裟,“那老和尚公然动了奸心,走上前对三藏跪下,眼中垂泪道,我弟子真是没缘,眼目昏花,不能看得理解,老爷若是宽恩定心,教弟子拿到后房,细细的看一夜,明早送还老爷西去”,接着又“对袈裟痛哭痛哭”,贪心一同就要谋财害命,这老僧居然要烧死唐僧。这一副不长进的嘴脸,甭说仍是吃斋念佛的出家人,便是俗人,也未必如此尴尬。故而,金池长老丢尽了观音的脸。
但是,为了保护佛门如来及自己的脸面、香火,观音虽嫌弃,却一直没有挑明,她需求一个适宜的时机,根除这个不开眼的鼠辈,故而,这才有了唐僧路经观音禅院。观音深知,凭金池长老的贪婪,他一定会旧病复发,对取经人唐僧下手,如此一来,借悟空的手除去他,就可泰然自若。正所谓佛门四大皆空,金池长老身为出家人,却贪恋黄白之物,两百余年间做尽了贼事,他的死也是咎由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