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一下小常识:宛是河南省南阳市的简称。
宛西是一个地域概念泛指南阳盆地西部区域,前史比较悠长,包括西峡县、淅川县、内乡县、邓州市和镇平县五地。
孙姓聚集地:南阳宛西四县
始迁祖:孙良、孙汉、孙龙、孙虎
迁徙时刻:明初
河南省邓州市十林镇安村庄北岗乡民小组的孙家祠堂,比较有名,距249省道(邓县-内乡县公路)向西1000米左右。安乡孙家祠堂始建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距今已83年了,解放以后作为安村庄委会运用,现已搁置。与“孙家祠堂”南边6公里处的“习氏宗祠”和西边3公里处的河池村孙氏祖庙三者遥遥相对,形成了宛西区域宗族家庙宗祠文明的宏扬传承之地。
相传孙氏本籍在山西洪洞县孙家营,先鼻祖孙国柱有七子,明洪武二年诏令移民迁徙。
长子孙良迁河南邓州安村庄柳集村。
次子孙汉迁河南内乡县赤眉镇夹道村。
三子迁山东。
四子迁陕西。
五子、六子留客籍。
孙国柱孪生侄儿孙龙、孙虎别离迁河南内乡县余关乡麦子山南大孙沟、大孙沟、东庙坡根。
孙良、孙汉、孙龙、孙虎子孙广泛宛西邓州、内乡、淅川、镇平、西峡五市县境内。
良公二子五孙,长孙讳仁,守桑梓安乡故乡;次孙讳义分迁河池;三孙讳礼,迁居柳集堰;四孙讳智,移居孙家沟;五孙讳信,迁于韦集孙寨。俗称“五户孙家”。
汉公居内乡夹道,来安乡省兄病逝遂葬于此。汉公之后至第八世由夹道分迁邓州汲滩、镇平遮山,迄今已650余年,以历26世。
孙氏族员繁殖兴盛、济济众庶,共迁一百零五处,人口约20来万。
良公十八世孙仙洲参赞,戎行脚印半全国,旋里后团乡兵以卫桑梓,兴校园以教子弟,又常念鼻祖之灵尚无妥飨之所,于民国二十四年商同族员修建“孙氏鼻祖宗祠祠堂”,一起修编族谱,历经四年,“远绍近搜”,并以“立本天君重 培源世泽长 太清传万载 忠厚永远扬”二十字为宗派辈分,从第十八世全面入谱,完成了浩繁的族谱续修。于民国三十年春竣工,演戏、安主、竖石、立碑留念桐翁积德行善及“孙氏宗派”碑数面。
自此之后,河南省南阳区域宛西各县市及外迁其他各地的孙姓族员但凡按“立本天君重 培源世泽长 太清传万载 忠厚永远扬”为宗派辈分排序的都爱崇安乡孙氏鼻祖孙良为鼻祖为先祖,都把“安乡孙氏祠堂”作为尊祖敬宗、寻根问祖的祭拜圣地。
这“二十字宗派”在中华孙氏文明中享有崇高的文明位置,也赋予了广博情深的文明内在,邓州孙氏宗族的每一个成员都非常爱惜运用了这一流芳千古、泽被后人的“二十字宗派”辈分!
但凡依照“立本天君重 培源世泽长 太清传万载 忠厚永远扬”这“二十字宗派”排辈分的孙氏家人,族大人众,人丁兴旺,人才济济,伟事悠长,荣耀千秋。远的不说,新中国建立后的县团级以上的各级领导干部就有30多人,国内外闻名的专家学者,成功的企业界人士如漫山遍野般层出不穷。
这也说明晰邓州安乡孙氏宗族广博情深的包容性、友善性,上善若水、仁德厚重的广大胸襟,也更说明晰“立本天君重 培源世泽长 太清传万载 忠厚永远扬”这“二十字宗派”的深沉的文明底蕴和丰厚的学问内在。
安乡孙家祠堂是典型的明清年代的修建面貌,上房正屋三间,两厢耳房一十二间,大门一所,占地面积25×30平米,祖坟两座,石刻碑铭四面,镶嵌在大门两边,正房有鼻祖(孙良、孙汉)的塑像二尊,早已损毁。
安乡孙家祖祠祠堂自建成80多年以来,是宛西各县市约20万孙姓族员寻根祭祖的圣地,但如今已破落不胜频临崩塌。
已筹得补葺建造资金45万余元,计划在2019年11月中旬择日(阴历10中旬)开工建造。
安乡孙家祠堂已于2009年被邓州市政府同意列入“邓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