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SUV之后,造车新势力们正在对轿车市场展开争夺。
11月22日,广州车展上,小鹏汽车第二款量产车“P7”正式启动预售。后驱版、四驱版两个车型总共5种配置,NEDC综合续航里程分别达到了550km、650km,定价27-37万区间。
小鹏P7是一款定位中高端的B级轿车(轴距3米)。如果说SUV是近10年来的增量市场,那么轿车就是车企传统上的必争之地,在家庭消费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拥有一款好口碑、畅销的B级车,代表了车企的硬实力。
但轿车比SUV更难盈利。尺寸、配置相当的轿车和SUV,后者的溢价能力更高,因为消费者通常愿意为了更大的空间买单。也正因此,新势力们的第一款量产车,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SUV。继而推出轿车,丰富产品线。
在小鹏之后,蔚来的轿车ET7也计划于下月发布。而他们共同面对的,是在上海10个月建好工厂、拿生产资质、政策补贴一路绿灯的特斯拉。
国产特斯拉Model 3定价35.58万起,即将于明年一季度交付。特斯拉在三季度财报中表示,这款车将于2020年中生产9.6万台。
27-37万的区间,同时还是奔驰、宝马、奥迪等老牌豪华车企的腹地,明星产品云集的一片红海。2020年,小鹏P7将与这些豪华品牌的主流轿车正面相遇,上演一场生存战。
今年5月,国产Model 3开放预订,何小鹏曾经公开表示,Model 3的定价“毫无竞争力”,将被小鹏P7“碾压”,“起码应该再降价1万美元”。
“现在和5年前已经完全不同,Tesla的电池优势、智能差异和我们相比都已经没有,在拿了政府这么多政策和补助后还是这个价格,要不然是成本控制有问题,要不然还想获得5年前的利润率。”何小鹏表示。
成本控制能力通常与品牌、规模正相关。在这两个方面,特斯拉都比中国的新势力们与供应商谈判更有话语权。
至于高利润率,是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的。如果需求坚挺,攒着做不完的订单,特斯拉没有理由不赚更多毛利,让华尔街的股东开心、空头闭嘴。定价高代表特斯拉对中国市场有信心。
实际上,在何小鹏吐槽Model 3定价高之后,特斯拉10月份又把起售价调高了2.7万元,至35.58万元,基础版辅助驾驶功能从选配改列为标配,与进口版的价格几乎无异。当然,如果马斯克过于乐观了,Model 3在中国卖的不好,打折降价,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现阶段的特斯拉追求利润率,这一点,与中国新势力们的经验可能不一样。今年7月,小鹏推出G3改款,加配不加价,却引发老车主拉横幅维权。而更超高的性价比的“G3 2020款”对市场的刺激也没有持续多久,根据乘联会的数据,小鹏G3 2020款9月交付销量涨到2185台(8月只有306台),10月又再次跌到505台。
曾经长期困扰特斯拉Model 3的问题是产能不足,而新势力们遇到的麻烦是需求告急。需求不足,就得让价格有竞争力,用价格换市场。
相比于Model 3,小鹏其实更愿意拿特斯拉的另一款轿车跟P7对比:定价79万起、尺寸与P7几乎一致的Model S。小鹏P7希望用Model S的尺寸和Model 3的价格,去和特斯拉拼性价比。
“我们觉得小鹏汽车P7的车长、轴距与特斯拉Model S是很接近的,但我们现在的智能水平肯定比他们要差,但是价格还没到Model S的一半。”小鹏公关总经理李鹏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除了跟特斯拉拼性价比,小鹏可能还得跟燃油车拼性价比。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18年中国乘用车销量2371万,其中新能源车仅有125.6万,纯电动乘用车98.4万。电动车不只内部争斗,更一致对外抢夺燃油车的市场。
而近几年,中国车市增速放缓、下滑,豪华品牌已经逐渐把产品线下探到中端市场,中端品牌挤压自主品牌的市场。何小鹏说,小鹏汽车要做“有品质、有调性的中端品牌车”,不做低价车、豪华车。但27万-37万的定价区间,其实已经触及到豪华品牌的疆域。
奔驰C级,宝马3系,奥迪A4L,还有今年大火的雷克萨斯ES......豪华品牌最畅销的轿车,很多都在这里。
(指导价参考来自汽车之家,经销商实际成交价格通常更低)
而何小鹏口中的“中级品牌”的B级车,比大众迈腾、本田雅阁、丰田凯美瑞,起售价都已经降到了20万以内。
这就是补贴全面退坡之后,新能源车对比燃油车的价格竞争力。
小鹏闯入B级车市场,与燃油车较量,拿了一样武器,叫“智能化”。
“智能化”是一个巧妙的突破口,把德系三强的传统车都挡在了外面。与蔚来此前的系统bug遭到的用户吐槽相比,小鹏智能化的口碑确实更好一些。
在P7之前,小鹏G3与同类型产品交手,打的也是“智能化”这个卖点。P7又进一步延续、强化了这点,打出了“智能音乐座舱”的概念。
根据官方,小鹏P7的性能版采用了丹拿Dynaudio Confidence系列音响系统,搭载18个扬声器,“行政豪华级NVH”,AI智能动态音效、动态背景和律动氛围灯……你可以想象成一个豪华级车载KTV包房。
以音乐作为切口确立产品调性,OPPO / vivo 当年就是这么从手机红海中杀出重围。但手机的娱乐属性更强,车载高级音响设备,通常出现在超豪华车或后装市场。小鹏也许认为,汽车也需要这样的创新。
在智能化及无人驾驶的层面,小鹏P7搭载的硬件就更加豪华:基于为电动车全新打造的SEPA平台架构,控制器100%联网,可实现整车OTA升级;搭载L3级(可升级L4)无人驾驶硬件,包括英伟达Xavier无人驾驶芯片、12个超声波传感器、5个博世第五代毫米波雷达、13个无人驾驶摄像头、1个车内摄像头和高精度地图等。
从堆放的装备上看,小鹏P7打造“智能化”的形象确实不惜血本。而且据何小鹏,其无人驾驶软件是全自研的,光软件团队就有370人,“所以我们投入真的很大......从大屏、电子直接器、嵌入式、从总线到板卡全涉及。”
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过去几年,包括谷歌Waymo、沃尔沃、丰田、福特等车企和科技公司都陆续放弃了L3级无人驾驶的研发。L3简单来说就是“人机共驾”,车在特定场景主导驾驶,但需要人随时接管。这里有个行业难题,就是人机交互的部分如何定义,责任界定容易存在争议。
目前市场上唯一的L3级量产车是奥迪A8。但奥迪对辅助驾驶功能的开启设置了非常谨慎的“限定条件”,比如车速不超过60km/h,传感器监控范围内没有交通信号灯或行人等。
小鹏做L3,如果比奥迪更激进,就要比奥迪承担更大的安全责任。但如果只限定在简单的环境中,硬件可能又超配了。技术突破之前,但愿小鹏的车主愿意为这些成本买单。
除了让车自身变得聪明,小鹏的智能化还包括“万物互联”的生态系统。而小鹏P7“万物互联”的对象,首先是战略股东阿里巴巴和小米。
阿里巴巴的车载小程序率先在小鹏P7落地,未来双方的合作范围,还将拓展到“交通出行、生活服务、休闲娱乐、内容资讯”等多个方面。而小米生态链中的手机、手表、手环、小米钱包等,都能够最终靠NFC功能充当P7的“数字钥匙”。车载“米家”还可以与用户家里的智能家居相连。今年9月,小米9 Pro发布,小鹏P7还出现在了雷军的PPT上。
何小鹏是雷军的著名粉丝。他曾经多次公开支持雷军和小米,还曾撰文表示,在UC和小鹏汽车的两次创业中,雷军都给过他很多指点。“在创业的每个关键节点上,雷总总是及时到位的提醒点拨,让我受益良多。”
2018年7月,小米在港股上市,何小鹏发微博称“坚定的看好雷总和小米。”还在二级市场入手了超过1亿美金的小米股票。
小米当日股价约16-19港元,现在跌到了8.4港元。何小鹏的投资阶段性地缩水了一半。
不久前,小鹏公布了新的融资消息。虽然只是“签署”了协议,并且金额只有4亿美元,与小鹏副董事长顾宏地提出的“2019年底之前累计融资达300亿”的目标相距甚远,但投资方中终于出现了“小米集团”。这大概是一件特别令何小鹏开心的事。
李斌其实也入手了小米的股票。2018年底,投中网专访李斌,他表示曾以17港元买入小米,这个故事鲜有人知。
雷军除了投资小鹏,还是蔚来的“创始投资人”。2014年,李斌创立蔚来汽车,雷军和马化腾、刘强东、车和家创始人李想、高瓴创始人张磊一起凑了1亿美金,作为蔚来的启动资金。
2018年底,蔚来ES6发布,雷军被李斌请到现场站台。他送了李斌一部小米MIX 3故宫特别版。作为答谢,李斌回送了他一台蔚来ES6。
但雷军后来把这台车放在社交平台上抽奖,送给“米粉”了。
互联网江湖从不缺乏投桃报李的故事。但实话讲,如果说生态融合,小鹏的用户群确实与小米更加匹配。蔚来“高大上”的车主中,可能找不出几个“米粉”。
小鹏P7真正推向市场,接受用户检验之前,可能还要面对另外一个棘手的问题:P7到底在哪里生产?
小鹏G3由海马代工。海马在河南郑州为小鹏建设了占地45万平方米的“海马小鹏智能工厂”,一期设计产能15万台,根据官方,自2018年底小鹏G3下线总共生产交付了近1.2万台。
除此之外,小鹏还在广东肇庆拿了3000亩工业用地,建设“小鹏汽车智能网联科技产业园”。其中整车生产项目1500亩,投资100亿。一期用地900亩,规划年产能10万台。
小鹏P7曾经传言在肇庆基地生产。投中网与小鹏PR求证此事,得到的回复是:“P7具体生产情况视资质确定后的情况而定,预计2020年第二季度启动交付。另外,肇庆的自建工厂在顺利建设中,按照目前情况去看,一定不会对P7的上市和交付造成影响。”
目前已知的是,小鹏P7基于为电动车打造的“SEPA”平台。投中网了解到,肇庆工厂正采用了SEPA平台,并且目前已经接近达产条件。
问题来了:肇庆工厂目前还不具备生产资质,小鹏P3明年二季度就要交付了,如何解决资质的问题?
小鹏自己申请,几乎是不可能的。今年1月,发改委《汽车投资产业投资管理规定》(简称《规定》)实施,整车项目下放到省级单位备案,要求新建纯电动整车项目的省份满足:
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小鹏肇庆基地想要申请资质,前提是广东整个省的整车项目都达产。
此前,新势力们普遍通过收购拥有资质的车企“曲线拿牌”。比如威马收购中顺汽车、拜腾收购一汽华利、车和家收购力帆,但小鹏走这条路可能有些困难。
首先,收购的主体是谁?
此前坊间传言,小鹏可能收购海马借壳上市。但实际上,小鹏作为一家持续亏损的公司,不满足A股借壳的注资条件。而此前因连续2年亏损被交易所执行“退市风险警示”的“st海马”,壳价值百科也存在争议。
海马也不会真的退市归私。今年,海马抛售了401套房产,转让了子公司“海马物业”和“海马研发”的股权,年底有望利润归正,大股东自救保壳的意图明显。
小鹏原本可以打海马持有牌照的子公司的主意,但今年新实行的《规定》增加了一条地域限制:禁止燃油车企业搬迁到外省份。
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小鹏即使收购了海马的资质,也很难效仿威马、拜腾把资质从河南转移到广东。在广东的车企中另外物色标的,可能更还更容易。
今年的新规定执行以来,目前取得生产资质的车企只有一家——特斯拉。曲线之外可能还有别的曲线。小鹏GR加电。
马上就要到2020年了,这是几年前,造车新势力们口中的“窗口期”关闭的时间。
几年前,这条充满想象力的大跑道还风起云涌,在资本的搅动下,梦想着颠覆传统汽车行业的互联网创业者坐上牌桌,融钱、招兵买马、建工厂、做市场......把量产车交付到用户手上,已经走过了一段极其曲折艰难的路。但造车这件事,可能比创业者和资本想象的还要难。
特别是,叠加从去年开始、可能不会很快结束的宏观经济放缓的大周期,再加上补贴全面退坡、特斯拉Model 3国产......接下来,新势力们可能要捱过一场寒冬。
今年立冬那天,何小鹏又发了一条微博。他说,“天气更凉了。这个冬天会很冷,但是我隐约感觉,再熬一小段时间,春天就来了。寒冷的冬天会帮助我们来年更强大和更美好。”
规划中,小鹏汽车月交付达到1万台,就可能实现盈亏平衡。但何小鹏同时表示,即使达到月交付1万,小鹏还将面临下一个考验。
“今天的竞争还没有真正开始,即使我们下一个阶段过了月交付1万,还会面对下一个巨大的竞争,这就是我们要去面临的挑战。”(文/王海璐 来源/投中网商业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