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现代生活网资讯正文

连江人福建各地冬至居然有这么多把戏你还不快接招

2019-12-22 22:16:24  阅读:5220 作者:责任编辑NO。邓安翔0215

冬至作为一个重要节气,

向来就有 “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在节日饮食文化上向来有

“南吃汤圆,北吃水饺”之说

在北方,过冬至一般吃馄饨和饺子,

而在南边则是吃汤圆。

在福建这几个当地过冬至,

有着不一样的过节传统和吃法,

一块儿来看看都有哪些吧!

福州米时

搓“米时”粿是福州冬至风俗,桌上置竹箩,箩中放红桔数粒、红筷一双、纸花一对等。搓“米时”也称“搓圆”,涵义团圆;“米时”则标志“时运亨通”。搓“米时”由全家人围坐在圆桌周围,边搓“米时”,边唱福州童谣《冬至歌》。

漳州糖圆

漳州的风俗,要吃冬至糖圆。节日前夕,家家户户用糯米磨粉搓丸,放置在竹筛上。第二天清晨放入红糖锅内煮熟,作为节日早餐。旧时农在这一天还要到祠堂祭祖。

龙岩鬼糕

冬至降临,“老龙岩”们就会到山里采苎麻或是艾草捣碎,和糯米粉揉匀后,面团就呈淡绿色,作为“鬼糕”的皮。至于馅料,一般会用梅菜、笋干、香菇,配着五花肉,调味,炒熟。咬上一口,皮又糯又软,带着油花花的馅配上草叶味,反倒觉得清新。

南平糯糍粑

糯糍粑,是南平光泽许多当地小吃中较知名的一种,和福州的“米时”相似。它是用当地产的优质糯米经水泡后放进饭笼里或锅里蒸熟,然后倒进石臼里,一人用木杵舂,一人翻动,民间俗称“打糍粑”。糯米打到粘稠成泥状,挑起不断后,再加上一些香油点润,用手揉搓成一个个拇指般巨细的丸子,放进装有炒熟的芝麻、花生、豆、糖的粉碗中滚过即可食用。

厦门姜母鸭

厦门人对鸭可以说是情有独钟,一年四季都在吃鸭,盐鸭、酱鸭、烤鸭、四物炖鸭,冬至吃姜母鸭。一条街只需有一摊卖姜母鸭的店,就整街飘香。姜母鸭以红面番鸭为质料,用芝麻油将鸭肉炒香后,再参加老姜(姜母)及米酒等炖煮而成,且具有疏肝润肺、养胃健脾、舒筋活血、祛寒化痰等成效,特别补养。姜母鸭自家做的比较少,因而,冬至一到,就有很多人开端排队买姜母鸭。

泉州搓圆

泉州风俗有“冬节不回家无祖”之说,故出门在外者,都会尽可能回家过节谒祖。冬节早晨,要煮甜丸汤敬奉先人,然后百口以甜丸汤为早餐。有的人家还于餐后留下几粒米丸,粘于门上,称“敬门神”。泉州人吃丸,称元宵丸为“头丸(圆)”,冬节为“尾丸(圆)”,这样头尾都圆,是意味着全家人整年自始至终全部满意。

莆田“冬至暝”

莆田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前一夜,莆田俗叫“冬至暝”。这天黄昏,家家厅堂上红烛透明,灯光如昼,桌上以红柑为“果岳”。红柑的最顶层插上“三春”一支,用红纸条封腰的箸子一副(十双)和生姜、板糖各一块,一家人洗手面,家长点烛上香,放了鞭炮,开端“搓丸”。

沙县汤圆

有肉有笋的汤圆吗?没错,人家沙县的汤圆便是这么固执!沙县人的汤圆有肉有笋,汤汁中喜欢配于竹笋、香菜等作料。

平潭“咸米時”

平潭在冬至这一天有吃“时运亨通”的风俗。时运亨通,原名“咸米時”,性质相似汤团,皮是地瓜和着地瓜粉做的,薄而柔韧,Q弹爽口。里面的馅儿一般是:包菜、紫菜、瘦猪肉、鲜虾、鱿鱼、蟹肉等等,有煮的也有蒸的,可当主食,是当地人最喜欢的小吃之一,用料及做法都比较大众化,所以简直当地每家每户都会做。

看了福建各地过冬至的饮食风俗

有木有流口水了呢!

今日便是冬至了,

你想好吃什么了吗?

在一年这个重要的节气里

快回家和家人团圆吧

祝福我们今日吃好穿暖

冬至福至!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