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现代生活网资讯正文

从魔都的猪肉说开去

2020-01-03 02:47:54  阅读:2372 作者:责任编辑NO。石雅莉0321

1999年,我走进华东师范大校园园不久,传闻北京大学有个学生叫陆步轩,结业后卖猪肉了,许多人冷言冷语,说“常识改动命运”“ 北大结业还不是照样卖猪肉?”,一时间又引发了一波“常识无用”的评论。2013年,博士入学我再次走进华东师范大学,这一年陆步轩也回到了北大,他对校长许智宏说:“我给母校丢了脸、抹了黑,我是反面教材。”

2019年,专业卖猪20年的陆步轩或许自己也没想到,一年卖猪肉的销售额能到达近20亿元人民币,屠夫校园招生也过万人。所以,许多人说就算常识不能改动命运,至少改动了思想,他又成了世人眼中的“成功人士”,成功演绎了“成王败寇”的传奇。雷军说:“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会飞的猪我没见过,会飞的猪肉我是见到了。现在在上海吃猪肉,吃的不是肉,也不是钱,是亲情和风格。

大部分上海人是爱吃猪肉的,在这里,猪还被称作“二师兄”“八戒”“佩奇肉肉”等。猪肉被做成红烧肉、蹄髈汤、腌笃鲜、红烧排骨、糖醋小排、油炸里脊、炸猪排、猪头肉、猪肉脯、狮子头、春卷馅儿、小馄饨馅儿等。每一天,家家户户买汏烧,早早跑去熟悉的猪肉摊,买回他们心爱的猪肉。这是让她们走进小区后,“得意忘形”与其他主妇谈天的道具,尤其是现在提价后,你会显着发现装猪肉的袋子益发透明晰。“哟!侬今朝又买猪肉啦?”“是呀,小孩子欢欣吃呀!再贵也要买!”对话的时分,手会扬一扬,像成功的帆船。上海的小囡喜欢吃外婆烧的红烧肉,喜欢吃妈妈包的馄饨,一家人饭桌上不行没有猪肉。汉字“家”,房顶下面是“豕”,豕者猪也,有家就有猪肉香,这便是亲情。

2019年,人们看到固执的人不再问“你家有矿啊”,而是问“家里有猪么?”这种苦涩的戏弄饱含着对非洲猪瘟的怨念。实际上除了“猪患病”的客观因素,“猪污染”也是猪肉变贵的一大原因。由于养猪污染环境这个观念根深柢固,而养猪业的确现在还没有很好地与科技挂钩,导致许多当地“只想吃猪肉,不想看猪跑”。本年9月,《经济日报》报导称“有的乃至提出打造无猪县、无猪乡的方针”,把养猪看作是环保的“大敌”,因噎废食的工作时有发生。

把猪圈养在一起,也是人类人为形成的局势,猪的污染并不是猪的问题,归根结底仍是人约束了它们的空间,吃了它们的肉却没有仔细处理它们长肉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问题。要想猪肉价格不再发生“猪周期”,首先要处理的便是养猪现代化,用人类的才智去改进猪的环境,而不是简略地制止和扔掉。究竟咱们喜欢吃猪肉,那就应该在适宜的区域坚持养猪,一起坚持科研,坚持不断用常识改动思想。

你看陆步轩,他的成功就在于坚持,在卖猪肉这件工作上,心无旁骛,荣辱不惊。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