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提出在跑动中以腰腹部发力下压,让身体重心失衡产生移动前行动力的概念以后,一直就有很多跑友和我讨论这样的一个问题,到底该如何下压,或是说发力的源点如何把握。其实这样的一个问题的核心就是我们在跑动中该把身体重心点位置放在哪里比较合适。
在铃木清和先生的《骨骼跑法》里面,他根据个人的身体特征定义了三种类型的肢体特点:下肢比上身长,下肢和上身比较均衡,下肢比上身短。然后从这三种体型特征中去定义出身体的重心位置所在,再根据身体重心位置的不同,展示了不同的三种技术运用的跑法。
我的表达会最简单一点,直接就定义我们的身体重心就在腰腹部位置,重心点在身体肚脐眼附近。因此,我提倡的技术运用,就是在跑动中直接以腰腹部往前下压产生失衡角度就可以让我们自然前行。而腰腹部发力的结果,如果相关的肌群力量不足或基础不够,会让我们在跑动中感受到发力引发的腰腹部的酸痛感,还有就是我们的背肌在跑后也会产生酸痛反应。这些现象在我目前的跑动中也会经常发生。
有一个技术重点,腰腹部下压只在于我们应该加速才需要刻意发力增加前倾角度,如果在匀速跑动中,我们不需要维持主动发力的状态。当然,我们在初期练习的过程中,因个人能力导致的维持前倾角度的能力不足,会让我们在跑动中产生保持发力的感觉。也就是你也许会感觉自己是在下压,但其实并没有下压,只是你在努力维持前倾的角度保持速度而已,这点要理解清楚。这个感觉在你个人能力达到某些特定的程度的时候会自动消失,在跑动中,你会很清晰的感受到自己的腰腹部下压角度的自如调整。
在众多和我讨论这样的一个问题的跑友中,来自上海的一位全马235的精英跑者给了我一点意见,他认为我把重心点位置放在腰腹部所产生的腾空高度会让我的垂直振幅过高而导致跑步经济性不高,效率低。他的建议是重心点应该放在臀部或髋部相结合的位置往前压,这样做才能够有效减少垂直振幅。他还提供了几个国内精英跑者的动作视频给我观看。
虽然我之前也表达过我对垂直振幅高低控制的理解,但我还是带着他的建议特意去了解了一下国内一些精英跑者的动作。元旦当天,我有幸参与了一场精英接力赛,现场有国内专业精英跑者组成的代表队,有多达30多位国内专业精英跑者同场竞技。我对他们的动作零距离观看了一番,感触收获颇丰。事实上,和我的判断差别不大。
在我们国内专业圈里,送髋技术是一个比较普遍的技术名词,意思很明显,就是在跑动中把髋部送出去形成重心失衡产生动力前行。和我所表达,或是所有技术跑法所描述的重心带动身体跑动的技术原理其实是一样的。真正的区别就是我今天文章所表达的概念,不同的技术所理解的重心点位置不同而已。送髋技术的重心点就是和上海跑友给我的建议一样,把重心点放在臀部和髋部的结合点,只要臀部发力把髋部送出去就可以。
我们大家可以原地做个实验,第一,站在原地往前跳;第二,站在1米的台上往前跳;第三,再站在1.5米的 台上往前跳。你会发现,站得越高,跳得越远。这是因为我们身体重心位置越高,腾空高度越高,滑行距离自然越远的原理所在。这个原理运用到跑动中身体腰腹部下压,或是臀部往下压的原理理解,重点是你在往前跳或往前滑行的时候,重心要往前,往下压出去才可以。如果没有往前往下压的动力,身体自然会随着发力的抛物线往高空跳,自然会浪费了因形成抛物线所耗费的时间,这也是垂直振幅过高的原因。
我为何需要坚持把重心点放在腰腹部位置,而不是髋部或臀部的位置?我的理解依据是步幅的形成原理。我参考过基普乔格1.67米的身高,在185步/分的步频下而跑出1.91米的步幅,如果没有足够的腾空滑行高度,怎么形成的呢?而且,很重要的是,动作视频的展示,不算电视直播里看的,仅仅是我在很多比赛现场观看很多非洲精英跑者的动作,他们的动作腾空飘逸感非常强,而我们国内很多的精英跑者,速度也很快,但总看不到那种腾空飘逸感。这次我在接力赛的现场感触特别深,他们的跑动配速都维持在300-310左右,很快,近距离看是一晃而过,但远距离看,只体会到他们的下肢用功很明显,腰腹部力量的运用严重不足。这就是跑动缺乏飘逸滑行感的原因,可能也是臀部往前压的技术体现。
我在回复上海跑友中说到,其实体会臀部往前压的动作,我也尝试过,但我总觉得这样压出去的话,腾空高度不够,大腿很难做到放松状态,别说是跑动飘逸感没体现出来,还很容易被误解为大腿做功在跑步。在元旦比赛现场,我还听见了几位精英跑者的落地声非常沉重,和他们的水平级别对应的技术运用严重不符,我想这个和我理解的大腿做功有点关系。
很遗憾,没有相关的授权,我不能做有效的视频分析给大家看,等时机成熟,我会再次以更详细的数据来表达我的观点。包括我自己的跑动体现。
好了,文章先不定义到底把重心点放在哪里比较合适,腰腹部还是臀部位置呢?这个需要大家在跑动中多加体会。但我可以说明的是,在小聂跑法目前的技术运用中,把重心点位置定在腰腹部位置是最合理的跑动发力方式。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最佳方式,我最喜欢的验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