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班大话君:秋深月影
▲ 刚出锅的大棒骨。在拥有漫长冬季的东北,肉食是获取热量最直接的途径。加之早期许多游牧民族发端于此地,形成了这里大口吃肉的饮食上的习惯。图/网络
-风物君语-
东北菜不洋气?
你品
你仔细品
无论是近期大火的东北文艺复兴,还是B站著名文艺地标“中国哥谭市”铁岭,东北都一改传统语境里单色调的钢筋森林形象,多彩又包容,极具蒸汽波色彩。
▲ 最美味的“混血”——锅包肉~ 图/网络
任何文化来到东北,都能被迅速解构,而后融入这片黑土地。食物同样如此。
在东北这片广袤的土地上,除了最原始的少数民族,更多的还是来自山东、河南、河北“闯关东”的百姓。加之东侧受朝鲜半岛影响,北侧受俄罗斯影响,各种饮食文化在东北交织共存,让这片包容的土地,在饮食上极具国际范儿。
▲ 极具国际范儿的东北,你还不来尝尝~ 设计/五月
中俄混血的食物长啥样?
大多时候,一道河、一座山,就能划分一座城、一个省,乃至一个国家。但地理范畴的划分,并不能区隔生活、饮食上的习惯。
▲ 俄式?中式?美食也可以混血啊~图/图虫·创意
正如俄罗斯人热衷于在中国网购,跨河来站点取快递,很多俄罗斯式的饮食上的习惯,同样在黑龙江一带普及生根,交融“混血”后,被烙上东北的印记。
在东北,最不缺的就是“混血美食”。在所有的中俄混血食物中,除却早已“出圈”的锅包肉,哈尔滨罐虾是东北小朋友最喜爱的食物之一。
▲ 酸酸甜甜的罐虾。 图/网络
类似于中俄混血的红菜汤,罐虾同样以西红柿作为底料。罐虾的做法,并不复杂。裹上鸡蛋、面粉的虾仁,过热油炸熟后,放入以西红柿为底料的焖烧杯中,最后加入芹菜、胡萝卜等配菜,焖制一小时左右即可。
在真空的罐中,大粒的虾仁逐渐变红,释放出浓郁的鲜香。之后番茄酱的酸甜味道,“步步紧逼”,丝丝缕缕地浸入虾肉,让质朴的虾仁摇身一变,跃为极具混搭滋味的国际范儿美食。除却罐虾,罐牛、罐羊等美食,也有着相同的烹饪手法。
▲ 几乎每个黑龙江孩子外出上学时,行李箱里肯定装有带给舍友的哈尔滨红肠。图/视觉中国
如果要选一种食物,为哈尔滨代言,红肠有很大的可能性是你脑海中出现的第一个名词。红肠又称里道斯,自俄罗斯、立陶宛“远道而来”。从19世纪末传入中国,红肠并没有“水土不服”,反而“如鱼得水”,和哈尔滨、七台河、佳木斯一带的饮食上的习惯融合,成为极具当地风味的特色食物。
浓郁的蒜香,是哈尔滨红肠的精髓所在。咬过烟熏的红肠外衣,肥肉的盈润充斥在齿颊之间,此时溢出的蒜香,让整根红肠,都“灵动”了起来。层次分明的味道,在舌尖轮播,经久不散的香味,是让东北人感到踏实的生活气息。
▲ 俄罗斯青年在哈尔滨中央大街售卖大列巴。图/图虫·创意
因为“混血”的缘故,很多俄式食物,在哈尔滨早已挣脱西餐的“束缚”,成为当地的城市代表美食。大列巴和格瓦斯是典型代表。
大列巴,是大面包的俄语音译。这种足有五斤重的圆形大面包,味道十分“欧洲”。自秋林食品公司创始人伊万·亚阔洛维奇·秋林引进,大列巴在哈尔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 撕开大列巴皴裂的外皮,在蓬松的面包瓤上蘸点果酱,绝了!图/网络
和普通面包相较,啤酒花的加入,让大列巴更加蓬松厚重,拎在手中沉甸甸的,很有分量感。经由椴木、柞木等木材烘烤后,大列巴外皮艮硬,内里却蓬松柔软,细嗅还能闻到果木的清香。
在东北,格瓦斯是最常见的饮料之一。这种神奇的饮料,制作的原材料之一就是瓷实的大列巴。这种极具欧洲风味的饮料,有着浓郁的麦芽香。相较于俄罗斯的偏酸味,东北的格瓦斯则多了一味甜。
▲ 自从传入中国后,格瓦斯在东北、新疆一带很是流行。图/图虫·创意
在中国的许多地域饮食文化中,咸菜多少都有些难登大雅之堂。盘点中俄混血美食时,俄式酸黄瓜的名字也很难被提及。
正如白粥咸菜,是中国人最质朴的餐食,俄式酸黄瓜是俄罗斯人的人生底味。这一酸爽的味道来到东北后,很快成了东北人佐餐的点缀。酸黄瓜的制作格外的简单,洗净后加入冰糖、白醋、香叶等调料腌制后,上蒸锅蒸上十多分钟,而后放入瓶中密封冷藏,发酵半月即可食用。
▲咬一口酸黄瓜,你就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嘎嘣脆~图/视觉中国
在林海雪原的东北,食肉是补充热量的方法之一。温厚肥腻的肉食之余,来上一块酸爽的黄瓜,和着清脆的咀嚼声,蔬菜的汁液略带酸甜之味,灌入口腔,开胃又解腻。
东北的思密达味儿
如果说东北的北部是“俄式风味”,那在东北的东侧,则是泡菜味儿的。
▲ 脆爽的辣白菜,非常下饭。在风物君的心中,冬季的完美周末,就应该是煮上一锅拉面,整盘辣白菜,窝在电脑前刷《请回答,1988》。图/视觉中国
事实上,除却朝鲜半岛,中国东北同样是朝鲜族的聚集地之一。甚至从某种角度而言,逐渐风行的朝鲜菜,也是东北菜的一个组成部分。
提及朝鲜半岛的典型食物,泡菜是个绕不开的名字。在东北,泡菜有个别称——辣白菜。大约气候寒冷的地区,都有腌制咸菜的习惯。花样繁多的朝鲜咸菜,颇受东北人欢迎。在东北,几乎每个超市都有朝鲜咸菜的专柜。
▲ 除了超市,在东北的菜市场,也有大盆售卖辣白菜的门店。图/视觉中国
辣白菜以辣为美。辣椒、大蒜、生姜,是辣白菜腌制的三原味。腌制时,加上白梨、苹果等水果,浓郁的果酸,让辣白菜多了味脆爽。
冷面,是朝鲜美食的大宗。区别于南方的凉面,朝鲜冷面,多使用荞麦制作而成,黑黄两色的面条,弹糯顺滑。厚约一厘米的牛肉片、酸甜的苹果片、对半切的鸡蛋装点其间,一碗冷面,愣是有种“满汉全席”的丰富感。
▲ 朝鲜冷面,是东北人的消暑神器。图/视觉中国
和朝鲜冷面的“奢华”不同,鸡西冷面则有种质朴的单调,一小堆稀疏的圆白菜丝,几根飘着的黄瓜丝,就足矣装点一碗冷面。鸡西冷面的汤,多由牛肉熬制,清透中略微飘香。略带冰碴的汤内,加入些小苏打,端上桌还咕嘟咕嘟冒着小气泡。
▲ QQ弹弹~ 图/网络
在鸡西,吃冷面必须搭配冷面菜。鸡西冷面菜,大多以凉拌为主。无论是蔬菜、蛋肉,乃至于海鲜,在鸡西均可凉拌,辣是这些菜肴的共同特点。一碗正宗的鸡西大冷面,面温、汤寒、菜辣,才算“有内味儿”了~
在中国人的餐桌上,从来都不缺少灌肠类的食品。在东北,除了哈尔滨红肠及极负盛名的血肠之外,朝鲜族的米肠同样值得品尝。事实上,在制作方法上,米肠和血肠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肠衣中,加入猪血、大米、糯米及时蔬,入口的丰富口感,让人有种“淘宝”的快感。
▲ 颗粒感很明显的米肠。图/汇图网
在吉林延边,米肠蒸煮时,多与棒骨、酸菜等混在一起,跻身于一口巨大的铁锅内慢慢炖烧。经过几个小时的炖煮,飘着浓香的米肠汤,鲜美诱人。炖熟的米肠捞出,可直接切片食用。
米肠中,几乎闻不到猪血的腥味,取而代之的是温补的糯米香。在延边,吃米肠时,一般会搭配一小碟撒了辣椒面和葱花的酱油,醇厚的米肠与咸香的酱油相遇,有种“一眼万年”的缱绻。
▲ 除了单吃,米肠还可以和不同的食材搭配,为你的味蕾带来新体验。图/图虫·创意
最炫民族风
东三省,总以整体的形象出现。
▲ 东北的包容与热情,都在这口大铁锅内。 图/网络
事实上,在东北这片黑土地上,生活着满族、鄂伦春族、赫哲族、蒙古族、回族等多个少数民族。不同的民族,能够融成一个概念,也从侧面证实了东北大地的包容性。不同民族的饮食上的习惯,在东北交织相融,成为了东北各民族之间共通的美食记忆。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满族先民长期生活在东北一带。由于东北的漫长冬季,加之满族人以狩猎为生,耐饥且热量高的甜食及肉类,是满族人的饮食首选。
▲ 黑龙江佳木斯。粘豆包刚出锅时,需要蘸着冷水,才能一个个分离。图/图虫·创意
“黄米糕,黏又黏,红芸豆,撒上面。”在满族歌曲中,粘豆包的出镜率颇高。软糯的粘豆包,深受东北小朋友的喜爱。粘豆包的外衣多以黄米面制作,加入蜂蜜调味,而后将绵细的红豆沙包裹在内。为防止粘连,制作好的粘豆包,多由苏子叶或者梨叶包裹。
刚蒸熟的粘豆包,色泽金黄,扑面的雾色水蒸气里,满是甜香。轻轻褪去粘豆包表层的苏子叶,弹糯的黄米面上沁出苏子叶的草本清香。对着粘豆包咬上一口,软软的粘豆包,被拉出长长的拔丝,而后和绵软的红豆沙一并滑入齿颊,释放出丝丝蜜意。
▲ 甜甜腻腻,粘粘连连~ 图/网络
在讲述清朝故事的影视剧中,时常有火锅的身影。作为满族的传统食物之一,火锅是古时女真族(满族)狩猎野餐时的常见烹饪手法。除却“雀火锅”、“飞龙锅”等传统火锅,酸菜白肉火锅在如今的东北更为盛行。
▲ 酸菜白肉火锅。看到这张动图,风物君咽口水了,你呢?图/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吊汤,是酸菜白肉火锅制作的关键。酸菜白肉火锅的汤,一般都会采用人参、天麻、冬虫夏草、玉竹、麦冬等天然滋补药材作为底料,经由长时间熬制而成。而后将猪肉片、酸菜丝码齐放入锅内,煮沸后加入血肠、粉条、蘑菇、虾仁等配料。待得食材煮熟,略蘸取些蒜泥、韭菜花,肉嫩汤美,这样的热气腾腾,才算没有辜负寒冷的冬天。
▲ 东北四大炖之小鸡炖蘑菇。图/图虫·创意
几乎每个东北人,都曾有个“闯关东”的山东亲戚。虽然八大菜系中,并没有东北菜的名字,但东北菜的“发育”,却深受八大菜系之首的鲁菜影响。
提及东北菜,人们会自动关联到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铁锅炖大鹅等菜肴。事实上,在东北人的日常生活中,出镜率更高的菜肴,却是溜肉段、尖椒干豆腐等家常小炒。
▲ 里脊肉过油。 图/网络
不同于锅包肉的“原教旨主义”之争,溜肉段在黑吉辽的做法基本一致,唯有配菜略有差异。“溜”,是鲁菜的传统做法。但凡“溜”的菜,一般是先炸后挂浆,而后再放入油锅复炸。
溜过的猪里脊肉段,和着呛辣的青椒翻炒,有种焦灼的烟火气。撒上些白胡椒粉,胡椒和醋碰撞出直愣愣的冲味儿,直勾得人口水上涌,不由“支棱”起来。
▲ 从外观上看,溜肉段和锅包肉像一对双生子。不同于锅包肉创新的酸甜口,溜肉段是传统的咸口菜。图/汇图网
食物即生活。东三省的饮食上的习惯上,有着多个民族、多个国家的影子。混血也好,乡土也罢,各种概念都能被接纳与消化,这恰是东北的包容与柔情。
这么洋气的东北菜,你最喜欢哪一个?
- END -
文丨莺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