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现代生活网资讯正文

曾国藩有恒勤勉就是非凡之人

2020-01-21 19:00:26  阅读:3864 作者:责任编辑NO。郑子龙0371

曾国藩新居·富厚堂

咸丰七年(1857年)寒冬里的一天,已戎马倥偬多年的曾国藩,给初出茅庐领兵作战的九弟曾国荃致信一封,打开心里,痛剖自己在修身为学方面的种种坏处,以之为镜鉴,供弟参阅。

曾国藩谈到,当年甫入京师供职翰林院,本当悉心诗词书法,孰料自己好大喜功,涉猎了不少杂书,致使学识不成系统,缤纷了志趣。后来跟随理学名家研读性理作品,这应是花大力量啃硬骨头之事,他却又按捺不住猎奇,反过来翻了一大堆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影响了个人治学的专精取向。比及赴六部作业,因为早已习气了看闲书,往往沉不下心来研讨本部门事务,好像半瓶水,似懂非懂,一直未成为该范畴的行家里手。眼下局势所迫,曾国藩感觉自己仍旧有些三心二意,征战之余,还总想念在营帐之内读读书、写写字,舞文弈棋,附庸风雅,成果倍感顾此失彼,“坐是垂老而百无一成”。

既然是前车之鉴,曾国藩自不期望九弟再蹈覆辙,劝告他:“俗人做一事,便须全部精力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行三心二意,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我生平坐犯无恒的坏处,真实受害不小。”

曾国藩新居·富厚堂

人间风趣有意的工作,当然不少,然人生有限,倘不缩短阵线,任着性质四处反击,到头来难免落得个乱用渐欲迷人眼,竹篮打水一场空。曾国藩所言的“无恒”,真实是个人成功之大敌,观其早年阅历,其坏处大致有三:

其一,无恒则易惰,徒费岁月。曾国藩能从“科考小省”锋芒毕露,斩获翰林之誉,加之年岁尚浅,初入京师难免松懈,进取心缺少,颇有些安于现状乃至漫无方针。何况翰林院往常办理宽松,无需每天点卯,日子久了,曾国藩与友人要么喝酒至三更,要么对谈到天明,晚睡不起成了粗茶淡饭,不良习气在此期间悄然养成。如进京后的第二年,其日记里边常呈现“晏起”二字,意即常睡懒觉。对此,曾国藩多有悔恨,“晏起,则一无所作,又虚度一日,长叹罢了”。熬夜贪玩,耗神耗时,长此下去,人会愈来愈懒,乃至生命生机因之萎缩。

其二,无恒则松懈,缺少意志。一旦有了慵懒,往往干事的动力便会缺少。留在翰林院后,曾国藩意识到自己学识较之来自江浙一带的同年,距离甚大,原计划奋发研讨。刚好朝廷给了一个多月假日,用来闭门读书再适宜不过。怎么办外面的国际太精彩,曾国藩“日日玩憩,不觉过了四十余天”。他日后总结,这么多天,除了给家里写过几封信,帮人作了一篇寿文之外,“余皆怠忽,沿袭过日,故日日无可记载”。恒心不行,不只做不成大事,就连往昔本可完结之事,也难于坚持,无异沦为半个废人。

富厚堂正宅·八本堂

其三,无恒则丧志,百事莫成。当然,无恒心无定力的最大损害,想必仍是将一个人的心志消磨殆尽。王阳明曾言:“志不立,全国无可成之事”“今学者荒废隳惰,玩岁愒时,而百无所成,皆因为志之未立耳”。可见志趣对一个人的生长有多重要。宦途初期,曾国藩也怀有经邦济世之志。但是在本身懒散、唐塞、松懈、松懈的遮盖下,早年的志趣已渐趋含糊,乃至成了自我安慰的托言,志趣没有真实立起来,所以有志实等于无志,曾国藩自己也在写给诸兄弟的函中供认“懒散不努力”。

或许有人以为,曾氏以上缺点,无非是生长的烦恼。不过此烦恼倘不当令战胜,就会在潜滋暗长中固化为终身的烦恼,紧缚于身,挥之不去。

人最难战胜的缺点,常是积弊,有必要痛下杀手。曾国藩之所以破茧重生,亦是从除积弊下手。

改动自己,须大处着眼,要建立真志。道光二十年六月初七深夜,曾国藩回忆九年前自己改号为涤生,涵义“涤其旧染之污”“早年种种,比如昨日死;从后种种,比如今天生”,惋惜韶光仓促,自己仍是“不学如故”。深惭之余,曾国藩决计“节俭有恒,无纵逸欲,以丧祖先元气。困知勉行,期有寸得,以无失词臣面子”。假如日日刻苦有常,自能无愧于己,无愧于人,无愧于六合。

志趣比如船舵,指引航向,若想披荆斩棘,还需意志。懒散之人往往意志力单薄,惧怕革新。曾国藩早年长时间吸旱烟。一日,曾国藩反思此嗜好,“每日昏锢,因为多吃烟,因立毁折烟袋,誓永不再吃烟,如再食烟,明神殛之!”毒誓易发,坚持颇难,次日,他就开端徘徊无主,寝食难安。戒烟仍是复吸,此时在其心中已是个反常纠结又有必要直面的问题。通过一番心里挣扎,他总算觉悟:“初戒吃烟,如失乳徘徊,存一番自恕底意思。此一恕,全国无可为之事矣。急宜猛省。”一个月后,曾国藩戒烟成功。此事看似往常,实则表现了其自制力、意志力的提高。

富厚堂·藏书楼

说到底,恒心之可贵,在于素日践履,要害在“勤”。立志后,曾国藩公然不再晚睡晚起,形成了杰出的作息习气,学识事功精进。自悟后,方可使人悟。日后在家书中,其颇费翰墨议论此事。九弟带兵后,军务深重,且战局杂乱,常使人难免心生倦意。曾国藩屡次劝诫其运用精力好像磨刀,越磨越快,“惟干事贵于有恒,精力难于耐久,有必要日新又新”“精力愈用而愈出,不行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才智愈苦而愈明,不行因境遇偶拂遽尔摧沮”。

关于持家,曾国藩亦提示晚辈“要实施节俭二字”“书、蔬、鱼、猪,一家之气愤;少睡多做,一人之气愤。勤者生动之气,俭者收敛之气。有此二字,家运断无不兴之理”。此话讲得质朴有理。古今多少宗族无不是兴于勤,而败于惰?

同治二年,曾国荃出掌浙江巡抚,跻身封疆大吏。但是曾国藩写来信件,几句恭喜外,就是提示九弟要细心研讨奏折写法,“不行懒也”。

之所以对家人如此不时劝告,“穷追不舍”,缘由就是曾国藩深信的一个理念:“全国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有恒勤勉,就是非凡之人,如是罢了。

◎本文原载于《我国纪检监察报》(作者王学斌),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一切。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