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现代生活网资讯正文

警觉许多女人都陷入了妇科炎症的七大误区快看看你被坑了吗

2020-03-16 16:21:53  阅读:450 作者:责任编辑NO。杜一帆0322

作者: 陈燕(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

女性朋友常受妇科炎症困扰,好像一不小心就会被盯上。为了和妇科炎症斗智斗勇,自行买了很多洗液,或者自行吃一些抗生素,亦或是听信闺蜜们的一些偏方。

但是这些方法真的有效吗?哪些是科学的,哪些可能是错误的认识?

下面让我们大家一起进入科学认识妇科炎症的“拨乱反正”时间。

误区1:没有性生活就不会得妇科炎症

我们先来看看,为何会发生妇科炎症:

其一,女性的外阴、阴道与尿道、肛门相邻,容易受到外界病原体的污染而发生炎症;

其二,阴道中本身就寄居着种类繁多的微生物,一般的情况下,这些微生物与阴道保持动态平衡,不会致病,但是在分娩、经期、流产、各种宫腔操作以及抵抗力下降时,阴道平衡可能会被打破,导致炎症的发生。

由此可见,引起妇科炎症的根本原因并不是性生活。

即使没有性生活,日常也需注意个人卫生和护理,不然也有一定的可能得妇科炎症。

当然,性生活也可能会引起一些炎症发生,如滴虫性阴道炎就会通过性传播。

图片来自:站酷海洛

误区2:过度清洗外阴和阴道

有些女性朋友过于注意个人卫生,每天用香皂、沐浴液,甚至使用具有杀菌功能的洗剂清洗外阴,甚至进行阴道灌洗。

香皂、沐浴液等清洁物品大多是碱性的,会破坏阴道的弱酸性环境,使得阴道内有益的乳酸杆菌受抑制,而其他细菌过度生长,破坏阴道的自洁功能,还可导致外界病原体入侵,造成感染。

那么,如何正确清洗呢?假如没有外阴瘙痒等不适情况,健康女性每天用清水清洗外阴,就能够达到清洁的作用。

误区3:“痒痒”我忍着,多洗洗就会好

有些女性即使出现了外阴瘙痒、阴道分泌物多、异味等情况,出于各种原因不去看医生,认为多用清水洗洗就会好。

但其实,当出现了不适症状,大多是已经发生了感染,清水冲洗往往起不到缓解作用,此时建议您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您病情的严重程度,指导用药以及如何清洗。

误区4:既然是炎症,自己买抗生素用就行了

很多女性认为妇科炎症不是什么大病,或者有些人羞于就医,就自行购买抗生素药物使用,这是非常不可取的!

妇科炎症也分种类,不同炎症的用药可能大相径庭,比如萎缩性阴道炎的治疗要增加阴道黏膜的屏障作用,滴虫性阴道炎要抗滴虫治疗,而霉菌性阴道炎则需要抗真菌治疗。

盲目滥用抗生素,不仅治疗效果欠佳,还会使病菌耐药,可能会抑制阴道有益菌的生长,破坏正常阴道弱酸性环境,致使有害菌肆无忌惮地生长。

所以,一定不要自行使用抗生素,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请到正规医院做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图片来自:站酷海洛

误区5:多喝酸奶、吃益生菌对防治阴道炎有用

很多女性也知道,乳杆菌对维持正常的阴道微环境有益,而酸奶、益生菌都含有乳杆菌。

所以有些人理所当然的以为,多喝酸奶能防治阴道炎。这是毫无依据的错误观点。

乳杆菌有许多类型,育龄女性的阴道以卷曲乳杆菌、加塞乳杆菌、惰性乳杆菌和詹氏乳杆菌最多见,除此之外,还有相对较少量的阴道乳杆菌、干酪乳杆菌、阴部乳杆菌、德氏乳杆菌、发酵乳杆菌等。

而酸奶中常见的有益菌包括保加利亚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这些菌群和阴道中的有益菌并不相同。

而益生菌需在人体内定植才有效,也就是说,这些外来的益生菌要能够在阴道中留下来,并且和体内的菌群和谐共处才可以。

无论是喝酸奶还是吃益生菌,都是经过消化道,而非阴道,无法定值在阴道。

不过,如果真的存在阴道菌群失调,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外用的益生菌制剂,但是在一般的情况下,不建议使用益生菌来预防炎症。

误区6:出现宫颈糜烂、盆腔积液,一定是得了妇科炎症

有些女性做妇科查体发现宫颈糜烂,吓得不得了。

实际上宫颈糜烂是一种生理性改变,在生育年龄很常见,在排除了宫颈癌和癌前病变之后,假如没有白带多、异味等情况,无需特殊关注。

还有一些女性做超声检查,提示盆腔积液,也会很慌张。

其实,在月经前后、排卵后,女性盆腔出现少量液体是正常现象,并不是炎症。如果没有明显的腰腹痛,就不用紧张。

图片来自:站酷海洛

误区7:天天使用护垫,而不是勤换洗内裤

不少女性朋友喜欢天天用护垫,认为既卫生,又可以免去清洗内裤的麻烦,其实不然。

卫生护垫和卫生巾一般透气性不佳,在月经期短时间应用确实提供了方便,但是如果经常使用或者更换不及时,特别容易诱发外阴炎或阴道炎。

外阴位置特殊,女性必须养成经常清洗的习惯,同时一定要勤换洗内裤,方可减少妇科炎症的发生。

看了以上几点常见误区,是不是您对妇科炎症的认识更进了一步?

最后提醒您:记得平时多锻炼,增加机体的抵抗力,以预防炎症的发生。如果出现不适症状,一定要早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

*本文内容为健康知识科普,不能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亦不能替代执业医师面诊,仅供参考。

*本文版权归腾讯医典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违规转载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