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心思如光天化日;
立品如冰壶秋月。
此联选自清代张伯行《困学录集粹》。
张伯行(1652-1725),河南仪封(今河南兰考)人,康熙进士,官至福建、江苏省巡抚、礼部尚书。居官20余年,被康熙帝称为“全国第一清官”。此联堪为作者立身行事的座右铭。
上联的“心思”,指心中怀念或期望的事,亦指胸襟。唐代刘皂《长门怨》诗:“旁人未必知心思,一面残妆空泪痕。”明代朗瑛《七修续稿·事物·王钱门对》:“二公非心思光亮,胡能门联如此哉!”
上联意谓胸襟要光亮磊落,如朗朗晴空。
下联的“立品”,即培育道德。“冰壶秋月”,“光风”为雨过初晴时的风;“霁”,雨雪中止。雨后初霁时的洁白现象,比方和平盛世,也比方人的品质高尚,胸襟坦白。宋代黄庭坚《濂溪诗序》:“春陵周茂叔(敦颐),人品甚高,胸中散落如冰壶秋月。”宋代刘克庄《后村集》:“接物见霁月光风,持身则严霜酷日。”宋代陈亮《谢罗尚书启》:“霁月光风,终然散落。”
下联意谓立品要胸襟散落如冰壶秋月。明代左光斗的自题联也与此联近似:霁月光风在怀有;白云苍雪共襟期。联语倡议的胸襟与品质,正是修身养性的必定内在。
【02】
万卷古今消永日;
一窗昏晓送流年。
此为宋代文学家陆游的自题联。此联语又见陆游《题老学庵壁》诗:“此生生计愈萧然,架竹苫茅只数椽。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和平民乐无愁叹,变老形枯少睡觉。唤得南村跛童子,煎茶扫地亦随缘。”
陆游自幼好学,自称“我生学语即耽书,万卷纵横眼欲枯”。他终身热爱读书,把自己的书房取名为书巢,还书了“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的楹联。
“万卷古今”喻书数量之多,内容涉猎之广。“一窗昏晓”喻读书神态专心,从早到晚。此联精粹精确地归纳了作者毕生与书为伴,以书劝导人生的读书生计。陆游晚年罢官家居,七八十岁了,还研读《资治通鉴》,蝇头小字,日课二万言,“读书有味身忘老,报国无期涕每倾”,真是一位读书到老不疲,爱国执迷不悟的英雄豪杰。此联正是这位长命诗人废寝忘食、终年不辍的读书写作日子的真实写照。
【03】
自静其心延寿数;
无求于物长精力。
此联选自白居易《不出门》一诗的颈联。清篆刻家、画家奚冈用作书斋联,也用以赠人。
上联讲静养。古人十分重视静养。《老子》曾言:“致虚静,守静笃”,“喧嚣为全国正”。《礼记·乐记》则把“静”上升为本体存在:“人生而静,天之性也。”南朝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则进一步指出:“静者寿,躁者夭。静而不能养减寿,躁而能养延年。”上联正是对这些圣哲先贤关于喧嚣养神思维的艺术归纳。所谓“自静其心”,便是主动地使自己的心灵安靖安静。静,既包含舒爽歇息以求身静,更包含祛除杂念,以求心静。人在静养的状态下,神经放松,这有助于生命节能,可见“静养”也是一种精力上的“健康运动”。在当下日子节奏加速,浮躁之气甚行的情况下,“自静其心”就更为需求。
下联讲寡欲。人要生计要开展,不能无所需求。所谓“无求于物”,是指对物质财富、声誉、位置、日子享用等,应随缘随分,安分知足,做自己能做的作业,过自己该过的日子,不作分外的贪求。无求处处情面好,不饮任他酒价高。能如此,天然心安神泰、神清气爽。正如唐代崔敦礼所言:“清心而寡欲,人之寿矣。”
【04】
俯仰无愧六合;
褒贬自有春秋。
这副对联告知人们:立身行事要磊落光亮,不行俯仰随俗。上联出自《孟子·尽心上》:“仰无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意思是为人正直坦荡,昂首无愧于天,垂头无愧于人,不做任何有愧于人的事。
下联源自东晋经学家范宁《春秋谷梁传序》称赞《春秋》语:“一字之褒,宠逾华衮之赠;片言之贬,辱过市朝之挞。”意思是说,一个字的表扬,超越君王赠赐一件礼衣;只言片语的降低、批判,其受辱的程度比当众抨击还要凶猛。春秋,这儿指春秋时代鲁国的一部编年史,相传为孔子所著。《春秋》文字简略,常常寓褒贬善恶于一字一语之中,后因称文笔隐晦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
下联进一步强调了一个人只需留意修身养性,行为规矩,道德高尚,心肠善良,则是褒是贬,前史自有公论。这种坦荡胸襟,有利于身心健康,现代闻名书法家孙墨佛说:“长命诀窍,首先是要做个好人,事事无愧于心,方能平心静气。”
【05】
养浩然正气;
师羲皇上人。
上联语出《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即充塞于六合之间的至大至刚之气,表现于人则为浩然的气魄,坚毅的时令。
下联的“羲皇上人”,羲皇,指伏羲氏。古人幻想羲皇之世其民皆安静闲适,故隐逸人士自称羲皇上人。晋代陶潜《与子俨等疏》:“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冷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羲皇上人”的境地,便是一个“无视无听、无思无作、漠然平怀”,天衣无缝的无拘无束的境地。
全联是说,要培育浩然的气魄和坚毅的时令以修身养性,效法上古时期的先民,安静自适保养身心。
【06】
望崦嵫而勿迫;
恐鹈鴂之先鸣。
此联为集句联,鲁迅请乔大壮书写,悬于北京“山君尾巴”书屋以自勉。
上联出自屈原《离骚》:“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yān zī)而勿迫”。“羲和”,神话中的人物,相传是给太阳驾车的神。“弭节”,按捺调理行车的速度。“崦嵫”,神话中的山名,相传是日落的当地。原诗句意为:我叫驾太阳车的羲和,调理行车的速度,期望太阳不要立刻向日落的当地迫近。
下联同出自《离骚》:“恐鹈鴂(tí jué)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鹈鴂”,即杜鹃鸟,在春末夏初鸣叫,所以杜鹃一叫,百花就凋谢了。原诗句意为:趁韶光尚早,还来得及有所作为,怕的是鹈鴂提早鸣叫,使许多花草芳尽香消。
鲁迅各取原文半句,奇妙地组织成联。上联说,期望时刻消逝得慢一点,以便做更多的作业。下联说,年月有限,生怕年月易逝,要做的作业不能完结。永久的天然与时刻短的人生构成巨大的心思落差,激起有识之士对时刻的紧迫感和对社会的使命感。在鲁迅看来,时刻高于全部。他曾说过:“节省时刻,也便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愈加有用,而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他特别对立浪费时刻,说:“时刻便是性命。无端的空耗他人的时刻,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这副集句联集中表现了鲁迅先生争分夺秒、勤奋作业,为人类谋福的可贵精力。鲁迅关于“时刻便是性命”的时刻观,对咱们更好的爱惜时刻,进步生命质量,完成人生价值,不无启示。
【07】
心肠上无波澜,随在皆风恬浪静;
性天中有化育,触处见鱼跃鸢飞。
此联选自清代金缨《格言联璧·惠言类》。
上联讲心性存养。“心肠”,原本是释教语,指人的心里,即思维、意念等,语本《心肠观经》“众生之心,犹如大地,五谷五果从大地生……所以缘由,三界唯心,心名为地”。唐代寒山《诗》:“我自观心肠,莲花出淤泥”。宋后儒家称心性存养,即存心养性。心肠也指心境、心境。
上联是说,只需心底安静,没有崎岖不平的思潮,到处都会平安无事,这正是“身安不如心安,心宽强如屋宽”。
下联讲天然赋性。性天,即天分,得之于天然的赋性,语本《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化育”,即化成长育。清代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有云:“夫六合生物,化育劬劳,一蚁一虫,皆本阴阳五行之气氤氲而出”。“鱼跃鸢飞”出自《诗经》:“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即鸢鸟在天空飞翔,鱼在渊中跳动,万物各遂其性,怡然自得。宋代楼钥《南山广莫轩》诗也有:“地下天高俱历历,鸢飞鱼跃两悠悠”。
下联意谓天分有活力,触目之处尽为鱼跃鸢飞,处处充满活力。这也启示人们,要“以天然之道,养天然之寿,而尽终其天年”。
【08】
静亦静,动亦静,五脏克消失欲火;
荣亦忍,辱亦忍,平生不履于危机。
此联选自清代梁章钜《楹联续话》。
上联讲“静”。静者,安静,不受外界搅扰。西汉刘安《淮南子》说:“人生而静,天之性也。”又说:“夫精力气志者,静而日充者以壮,躁而日耗者以老。是故圣人将养其神。”阐明静不仅是一种天分,并且静能养神。故元代医学家罗天益说:“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欲火”,释教语,指尘世间炽盛如火的欲念。“克”,指按捺、制服,汉代扬雄《法言·问神》说“胜己之私之谓克。”“欲火”(即过火的喜怒哀惧爱恶欲的情志活动)与五脏特别与心脏有着密切关系。中医以为,七情为病,则内伤五脏,引起内脏功用紊乱。
上联是说,只需坚持安静、喧嚣,做到“动态不失其常”,就能以静制动,克消能影响五脏平缓的欲火,坚持身心健康。
下联说“忍”。所谓忍,即忍耐、忍耐、按捺、按捺的意思。从心思学的视点说,忍是一种压抑,力气是向内的,作用于人本身。战国的荀子曾说:“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情性,然后能修。”意谓思维上按捺私欲,然后才干为公;行为上按捺情感,然后才干有好道德。
此联发起的动态相宜、荣辱不惊的修身养性之道,关于常烦心伤神,易动肝火之人,确系一剂妙药良方。
【09】
炼闲身以磊石栽花,也当陶公之运甓;
销暇日于楸枰纸局,且同谢傅之围棋。
此联是李渔于清康熙十年(1671)在姑苏写的赠联。
上联的“磊石”,把很多的石相委积。《鲁灵光殿赋》:“磊石可相扶。”“陶公”,指曾任东晋征西大将军、精勤吏职的陶侃。“运甓”,典出《晋书·陶侃传》:“侃在州(时任广州刺使)无事,辄朝运百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人问其故,答曰:‘吾方努力华夏,过尔优逸,恐不胜事。’其勉励勤力,皆此类也。”后以“运甓”比方刻苦自励。清代阳兆鲲《辛亥生日感赋》云:“运甓朝朝磨虎臂,枕戈夜夜数鸡声。”
上联是说,清闲无事或事少时,就叠石、栽花,如像陶公那样“运甓”,以习其劳,利于炼身勉励。清人曾国藩有言:“习劳则神钦。”他说:古之圣君贤相,莫不以勤劳自励。
下联的“楸枰”,指棋盘。古时棋盘多用楸木制成,故名。唐代温庭筠《观棋》诗:“闲对楸枰倾一壶,黄花坪上几成卢。”“谢傅”是指东晋宰相谢安。时前秦强盛,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前秦苻坚组成八十七万大军大举南下,江东大震,谢安使谢玄等率北府军八万人迎战,在大军压境之时,临危不乱,仍与客冷静对弈。因为他冷静指挥,出其不意,获得淝水之战的大捷,谢安卒赠太傅,后遂以“谢傅棋”描述为人具有雄才大略和冷静镇定的风姿。
下联是说,空闲消闲时与友人对弈打牌,犹同谢安下棋那样冷静镇定,具有大将风姿。
【10】
万事去心闲偃仰;
四支由我任舒伸。
此联选自宋代邵雍《林下五吟》。
上联的“万事去心”,是说全部事都不要放在心上,让心如明镜,如止水。清代名医尤乘关于“万事去心”,说得十分直白:“贪嗔痴爱,对错人我,全部放下。未事不行先迎,遇事不宜过扰,既事不行留住。听其自来,应以天然,信其自去。”“偃仰”,犹俯仰,这儿指肢体运动,仰卧、俯身,亦指安居、晏安。《抱朴子·极言》云:“善摄生者,卧起有四时之迟早,兴居有至和之常制;调利筋骨,有偃仰之方;杜疾闲邪,有吞吐之术;盛行营卫,有补泻之法;节宣劳逸,有与夺之要。”
上联是说,心如明镜止水,清闲地起居俯仰。
下联的“四支”,即四肢。“舒伸”,指扩展、打开。下联的四肢舒伸,实际上讲的是随意自适的运动办法。四肢怎么舒伸呢?宋人蒲虔贯进呈御览的《保生要录·调肢体门》做了详细介绍:“摄生之人,欲血脉常行,如水之流……故手足欲时其屈伸,两臂欲左挽右挽如挽弓法,或两手双拓如拓石法,或双拳筑空,或手臂左右前后轻摆,或头项左右顾,或腰胯左右转,时俯时仰,或两手相捉,细细捩如洗方法,或两手相摩令热,掩目摩面,事闲随意为之,各十数过罢了。每日频行,必身轻、目明、筋节血脉调畅,饮食易消,无所拥滞。”总归,生命在于科学的运动,各人可根据本身体质的现状,挑选个性化的运动方式。
◎本文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一切。